安化县老街名优特产行
黑茶历史有文字记载安化黑茶最早的年代是公元856年,唐.杨烨《膳夫经手录》记载:“渠江薄片运销湖北、江陵、襄阳。”公元935年,五代.毛文锡《茶谱》记载:“渠江薄片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又“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其色如铁”的“渠江薄片”,即早期制作的“安化黑茶”。到明清两朝,安化黑茶成为朝廷“贡茶”,直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湖南安化黑茶成为绝产茶品,后主要由于海外市场的征购,这一原产地在安化山区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纪之初璧现,并风靡广东及东南亚市场。其声誉之盛,已不亚于当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被权威的台湾茶书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至2010年,安化黑茶的历史有1154年了。历代晋丰厚[晋丰厚]是安化茶行的百年老字号,始创于1852年,前身是清未民初著名的百年老茶号晋丰厚及原湖南省安化县酉州茶行,是安化谌家与晋商常家合伙创办的,主要为西北、蒙古、新疆乃至俄罗斯提供特制黑茶,全盛时期,拥有4个茶行,5个字号(晋丰厚、宝聚兴、诚记、兴隆茂、美记),曾号称黑茶本宗茶王,直至解放战争前歇业。上世纪八十年代,晋丰厚第六代传人谌小丰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3年重起祖业,恢复黑茶加工工艺,主要生产黑砖茶和茯砖茶,年产量一度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左右,获得一定盛誉,为黑茶的扩大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晋丰厚]在安化黑茶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代晋丰厚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2007初,谌小丰逐步恢复了祖业——“晋丰厚”老茶号。但他没有躺在价值不菲的历史陈茶上吃老本,而是针对当今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茶品要求的日益提高,在祖传的花卷茶工艺上大胆创新,成功研制了“金花花卷茶”系列产品及迎奥运火炬茶,2009年推出的“金花天尖”散装系列产品,突破了黑茶散茶不能发花的瓶颈,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在2007中国(东莞)茶文化节暨首届东莞中国茶叶质量评比大赛上,晋丰厚茶行生产的金花千两茶一举摘得黑茶类唯一的“茶王”桂冠。湖南晋丰厚茶业经过百年的沉淀、积累,熔化热晋湘文化,将逐步成为黑茶真正本宗“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