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宝庆竹艺厂
本厂建于1996年,生产面积1200平米,采用传统独特的手工工艺加工竹簧工艺品,现今宝庆竹刻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号为346 Ⅶ—47 )
一、 宝庆翻簧竹刻的历史
宝庆翻簧竹刻始于明末清初,起源于邵阳.宝庆翻簧竹刻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时期.
1915年9月7日,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翻簧竹刻以其独特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一举夺得金质奖!从此宝庆翻簧竹刻名扬四海,誉满全球,其产品源源不断销往国外.
1925年制作的竹簧花瓶再次参展巴拿马博览会,又获银奖.其后,多次有作品参加国内外工艺品展览,屡获大奖.
1950年,斯大林70寿辰,毛泽东同志亲自前往苏联为其祝寿.带去八件翻簧竹刻作品作为礼品,其中一副“雄观沧海”挂屏斯大林尤其喜爱,现存莫斯科艺术博物馆.
1959年7月,为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制作“潇湘八景”的翻簧竹刻作品.
1963年为人民大会堂贵宾厅制作长3.6米,宽2米的巨幅竹簧雕刻两副,题材为“洞庭岳阳楼”和“南岳衡山”.
如果将竹制工艺品比作皇冠的话,那么翻簧竹刻就是皇冠上的明珠!
二、 翻簧竹刻的工艺特点
竹簧。据<<辞海>>“ 竹簧”条载:竹簧工艺,亦称翻簧.中国民间工艺品之一,把南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薄层竹簧.经煮,晒,压平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饰人物,山水,花鸟等文饰......主要产地有湖南邵阳......
宝庆翻簧竹刻把艺术性和使用性相结合,使之雅俗共赏,既可登皇宫之室,又可入平民之家.
三、 翻簧竹刻的艺术特点
宝庆翻簧竹刻在艺术风格上将文人的闲情逸趣与诗情画意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在艺术表现题材上,以江南的山川风景,楼台亭阁,飞禽走兽,人物花鸟,书法艺术为蓝本 ,在艺术表现方法上,有的使画面重峦叠嶂,密而不滞,灵秀多姿,有的善于将复杂的自然景色予以集中和高度概括,以小充大,运刀流利放纵,刀简意到,达到“天水空蒙,剩水残山”的意境.有的则倾向于雕刻的精细,所刻山水,极穷其工.
四、 产品的分类
翻簧竹刻的产品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日用品,包括茶盒,烟盒,笔筒,文具盒,糖果盒,首饰盒,梳妆盒,等,一类工艺品,包括桌屏,挂屏,匾,花瓶,扇子等,两类产品共一百三十多种.
翻簧竹刻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很高的艺术成就,有典雅,明快,秀美,舒逸的风格,是居家装饰,馈赠亲友的上乘工艺品.
只有经典的, 才是永恒的!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