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欧肯河农场畜牧队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迄今世界上少有的绿色宝库,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没有任何工业污染,森林覆盖率达78.3%%,有上千种野生动、植物和辽阔的草场,是发展绿色畜产品的最佳地区。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天保”工程的实施,下岗分流人员较多,实现再就业和不断增加群众收入的问题比较突出。实践证明,在林区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安置富余劳力,增加职工群众和农业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出路,也是广大群众企盼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
采取超常措施,推动快速发展
加快发展畜牧业,必须针对当前突出存在的对畜牧业发展认识不足、畜牧机构不健全、技术、政策服务不到位、缺乏“龙头”企业拉动等问题,采取超常规措施,实现跨越式发展,争取到“十五”计划末期畜牧业产值达到4亿元,使之真正成为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深入开展“双教”活动,增加广大干部群众发展养殖业积极性。大力发展养殖业是去冬以来地委组织在全区基层干部中深入开展“转变作风,致富群众”教育,在广大农民和职工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脱贫致富”教育的“双教”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龙头带动,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根据畜牧业发展先进地市经验,大力发展畜牧业,建设加工型龙头企业是关键。过去大兴安岭林区畜牧业发展滞后,与没有加工型龙头企业牵动有直接关系。
过硬的服务体系是特色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服务体系主要包括:畜禽繁育改良、防病灭病的技术队伍、种畜场、繁育站点、防疫站点等硬件建设。
发展特色畜牧业,政策扶持是关键。从我区饲养户的实际情况看,缺资金、无技术的问题比较普遍。为此,在资金扶持上,要逐步建立以国家、集体、养殖户、社会、外资相结合的多元投资体制,多渠道、多形式地筹措资金,千方百计地增加对特色畜牧业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