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潜水排污泵 100WQ50-10四寸国标
站点布局
(1)集中建站与分散建站。一般而言,具备下列条件的地区,宜集中建大站排水区面积较大而地形起伏不大或地势单向倾斜;蓄涝区(内河)容积集中且较大;有骨干排水河道、排水出路较远。如苏北、淮南、江汉平原、太湖流域、洞庭湖区等属此类型。对于排水面积不大,但地形比较平坦,蓄涝容积较大,排水出口或行政区划单一时,亦宜集中建站。对排水区水网密集,排水出口分散,或地势高低不平,高地要灌、低地要排的地区,宜分散建小站,如杭嘉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属此类型。集中建大站的优点是单位装机容量造价低,输电线路短,便于集中管理。但要求有完整的潜水排污泵排水系统,要开挖大的排水干沟,土方量大,挖压耕地面积大。分散建小站的优点是工期短,收效快,工程量小,挖压耕地面积少,有利于结合灌溉,排灌及时。由于涝区的情况往往非常复杂,故规划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小型为主,大、中、小结合。
(2)一级排水与二级排水。排涝站无论集中建站或分散建站,都有两种排水方式,即一级排水与二级排水。所谓一级排水就是由排荡站直接将涝水排入承泄区;或由排涝站将涝水先排入蓄涝区,而蓄涝区的潜水排污泵涝水则待外水位降低时再开闸自排。二级排水方式,即在低洼地区建小站,将涝水排入蓄涝区内,这种站称为二级站或内排站,一般排水扬程较低;而蓄涝区内的涝水则需要另外建站外排,这种站称为一级站或外排站。如蓄涝容积较大时,除利用泵站提排外,还可以利用蓄涝区滞蓄涝水,待外水位降低后再开排蓄涝区滞蓄的水,利用闸站配合排水,以减少外排站装机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