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金刚盲道 沥青改色彩色路面
聚合物现浇金刚盲道是采用无机高强聚合物材料结合专用模具,在现有路面基础上通过现浇的方式制作而成的连续性盲道,分为导盲条和导盲点两种。标准宽度为300mm、400mm、500mm和600mm四种,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定制。与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基层具有性的结合力,耐磨、防滑、防污,和沥青路面同步伸缩。
施工工艺及操作方法
聚合物现浇金刚盲道是一种新型盲道技术,可在传统的黑色沥青混凝土和灰色水泥混凝土的路面上现场浇筑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检查→基层清理及处理→放线→贴边带→基础找平铺浆→摆放模具→填筑金刚盲道料浆→压平收光→凉置至规定养护时间→表面清理→涂布密封剂进行表面密封→干燥固化→验收→开放交通→完工验收。
施工设备、机具
金刚盲道施工工艺较为简单,仅需准备如下设备和机具:搅拌机一台,分散器一台、盲道模具若干、材料运输车1辆、碾压辊筒、专用齿形橡胶刮板和平口橡胶刮板各、强力清洁吹风机一台、发电机1台、扫把等通用设备及机具若干。
施工人员:
一组1名组长,5~6名施工员
施工准备
阅图放线
仔细阅读施工图并与现场逐一核对应位置,必要时打点放线、贴边带
材料检验
聚合物现浇金刚盲道是多工序、多材料配合协调作业的现场施工型地面,在施工前须提前检查材料的一致性及各种材料的相容性,乳液材料应无明显结皮、结块、悬浊等异常情况,粉体材料应无结块。
试配制样
不同的基层及环境可使聚合物金刚盲道的固化时间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正式施工之前应在现场严格按照批量作业设定的配合比和方法进行调试,在确保固化无明显缺陷的情况下方可批量作业。基层条件及处置
基层应坚固、洁净。沥青混凝土路面应无泛油、浮尘、脱层、掉粒等现象
水泥混凝土路面混凝土路面强度不低于c25, 同时应对表面进行铣刨、凿毛、打磨、喷砂或拉毛(新浇混凝土)等方法进行处理,以大面积露出骨料为宜,在此基础上尚需采用盲道胶黏剂 渗透密封剂进行1-2 道密封处理。洁净、干燥、且处于较好路用功能状态的沥青路面无须密封处理
施工环境要求
(1)聚合物现浇金刚盲道材料固化温度不得低于5℃,在低于这一温度下的聚合物固化反应速度将迅速降低甚至不进行化学反应或只进行了部分不完全反应,这将导致由其铺设的彩色路面路用性能不达标,因此其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2)金刚盲道为自然常温固化型材料,常温的定义为5℃-30℃,当环境温度接近越接近高温上线,其固化干燥速度越快,过高的环境温度将可能使得施工难以进行,因此,我们建议的施工环境温度为10℃-30℃。
3)金刚盲道为水性环保材料,对湿度要求较溶剂性材料宽松,但当空气的相对湿度处于饱和状态即时,其内部水分无法挥发从而导致不固化或干燥固化异常缓慢,所以我们建议的环境湿度为50%-90%之间。高于这一湿度,尤其在温度较低(低于10℃时)可能出现表面硬度降低、发白、失光、发黏和回黏等现象。
(4)应在无雨雪、大风(风力小于3 级)、沙尘等良好天气下施工。
(5)常温下(10℃-30℃)金刚盲道材料的表干时间为6 小时,完全干燥需24 个小时。表面密封剂的表干时间为2 小时,在这一时段内如果出现突然下雨或人为淋湿,或在夜晚结露状况下施工,都将造成施工失败,视具体情况可能需要采取返工、加铺、多次密封等措施进行处理。
清理处置路面
先用反光锥或其它警示护栏把需要铺设的路面围闭起来,然后清洁路面上杂物、其他垃圾、浮尘至洁净状态,旧路面须采用强力风机清理路面。注意:施工路面不可有明水或过重的潮气,过于潮湿的路面会大大的降低聚合物的对路面的附着力,严重影响施工质量。金刚盲道制作
金刚盲道材料以粉液双组分形式成组供应,须用搅拌机或分散器现场搅拌成均匀的料浆后摊铺到地面上,料浆搅拌按配比加粉料乳液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一般为60-90 秒,视搅拌机型号和搅拌方式不同适宜的搅拌时间将有所区别。
(1)粘胶剂用1:1.5的水搅拌均匀,
(2) 盲道结构层料浆配合比:粉体100kg,乳液(a:b=1:3)25kg,水3-4kg将搅拌好的基底料浆滚涂找平做盲道基层,待其表干后码放盲道模具,将聚合物金刚盲道材料料浆填于模具内,压平并提光,然后水平提起模具,将模具清水清洗擦净无明水后继续使用。(3) 行进盲道与提示盲道的分布按照图纸指定位置制作。
现浇盲道专用面层
聚合物现浇金刚盲道完全干燥后的一道工序是喷涂或滚涂现浇盲道专用密封剂,密封剂颜色一般为黄色。密封后的金刚盲道路面将具有更好的色彩保持性、耐污染性、自洁性和抗紫外线。
验收聚合物现浇金刚盲道路面验收标准
完工的聚合物现浇金刚盲道应达到如下性能指标:
a) 行进盲道:呈平行条状形,高出道面4-5mm,宽度为0.40m,使盲杖和脚底产生触觉,指引视力残疾人沿人行道纵向安全行走;
b) 提示盲道:呈圆点形均布,高出道面4mm-5mm,宽度应与行进盲道一致,使盲杖和脚底产生触觉,以提醒视力残疾人前方行进条件将发生变化。
基层处理
施工面要求干净、无尘、无油、无化学腐蚀介质残留物。多孔性材料的表面应预先用水湿润。
1.测量好施工盲道宽度做好标记,然后照着标记粘贴胶带,盲道做好表层有硬化状态可
把两边的胶带撕掉,看天气情况2到5个小时后重新贴胶带上罩面。
2.预先将施工面及盲道模具用水湿润,但不得有明水,防止影响成型效果。
3.将盲道模具字面向下预先铺装好,保证模具平整,不得有凸起部分。
4.将拌合物填充盲道凹槽内并压实收平,表面不得高于模具。此施工过程中模具应紧贴地面,不得有移位、变形等情况发生。
5.填充后盲道凹槽边缘不得有余料与成型物粘结,避免拆模时对成品造成破坏。
6.起模时间应安排在成型后1分钟左右,以起模不掉边为准。起模后对模具及时进行清洁,避免对其二次使用造成影响。清洗桶要高于模具高度,低于模具高度容易向外面溅水,
影响旁边道路美观。
7.待成形物初凝(以开始硬化为准)进行覆盖养护。养护时间应不少于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