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次认证审核的工作量及时间的学习
实施审核所花费的时间是影响审核的充分性、有效性的因素之一。受审核方的规模不同、产品和过程的复杂程度、从事的各类活动不同,实施审核所需时间也不同。
一、影响审核工作量和时间的主要因素
影响审核计划工作量和审核时间的主要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相关管理体系标准、技术标准及其相关规范的要求;
2、受审核方规模和复杂程度,如受审核方组织的规模、人数,产品和过程的复杂程度,生产/过程和活动的方式;
3、技术和法规环境,如组织产品实现过程、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能源消耗等涉及的法律法规要求的程度及相关方的意见;
4、管理体系范围内活动的分包情况;
5、以往审核的结果;管理体系的成熟度和有效性;
6、场所的数量和规模、地理位置以及对多场所的考虑,如组织机构的设置以及部门的集中程度、职能的重复性,多场所的分布和数量;
7、与组织的产品、过程或活动相关联的风险;
8、是否结合审核、联合审核或一体化审核。
02、确定审核时间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cc105《确定管理体系审核时间》、cnas-trc-005《审核时间指南》及相应领域的认可方案(如 cnas-sc125 《ohsms认证机构认可方案》、cnas-sc140《资产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方案》等)给出了初次审核时间要求,供认证机构确定审核时间时参考。
03、确定审核人日时应满足的要求
确定审核人日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审核人日数表中的员工是指组织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所有个人,包括长期和非长期的员工,如季节工、临时工、分包员工等;如体系运行的重要部分是倒班的形式,员工总数应按如下公式计算∶
这样计算的前提是不同的班次之间活动的类型与强度无重大区别。
2、审核人日数表中给出的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审核总人日数,包括审核的策划准备、文件评审、现场审核及完成报告所需的时间,但不包括审核员路途中的时间,其中用于现场审核的时间不得低于总人日数的 80%;特殊情况下,可以增加或减少审核时间,但减少的时间不得超过上述各表所规定的审核时间的 30%,fsms不考虑时间减少量。多个管理体系的结合审核人日减少量不得超过每个体系审核时间相加总和的20%。原则上为满足实际需要所增加量不受限制,但宜考虑审核充分性和经济性的平衡。
3、通常情况下,一阶段现场审核所需的时间不宜少于1个人日。对于人数较少,如有效雇员的数量少于10的组织、风险较低的受审核组织可适当降低至 0.5个人日。已实施了第一阶段现场审核的项目,第二阶段审核时间不宜低于总现场审核时间的 70%。第一段实施非现场审核的情况,第二阶段审核时间不宜低于总审核时间的 80%。
4、应用计算机辅助审核技术(caat)的审核时间可计入总的现场审核时间,但不宜超过总的现场审核时间的 50%。如果 caat审核时间占所确定的现场审核时间的 30%以上,认证机构应证明其合理性,并在审核实施前获得认可机构的特别批准。
5、监督审核人日数一般为初审的1/3,再认证审核人日数为初审的2/3。
6、一个审核人日通常指8小时完整的正常工作日,不能通过增加每天的工作时间来减少要使用的审核人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