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荣晟来电即可咨询-可降解PP塑料
全降解材料吹膜的工艺
可降解薄膜出现褶皱原因:薄膜横向厚度不均匀,哪怕是很微小,经过积累后也可造成比较明显的褶皱,影响落膘实验、薄膜撕裂实验、薄膜摩擦系数等的测定数据。
解决方法:
(1)降低熔体温度,可以有效降低熔体流动性,在模头挤出时比较结实,不因冷却风波动使膜泡歪斜而造成薄膜冷却不均。
(2)减少冷却风量或调解冷却风不匀的情况。
(3)人字板的夹角过大,使得薄膜在短时间内被压扁,因而出现褶皱的问题,应适当减小人字板的夹角。
(4)膜口挤料不均匀,应调解口模,使之处于竖直状态。
(5)收卷辊张力过大把膜拉褶。应适当减小收卷辊张力。
问题2:薄膜透明度差原因:主要影响因素是树脂原料,降低结晶度及使球晶细小,特别是添加剂的影响。
解决方法:
(1)挤出温度偏低,熔体塑化不良,透明度较大,应适当提高熔体温度。
(2)冷却效果不佳,影响了透明度,应适当*冷却风量。
(3)树脂粒子中含有大量水分,应充分干燥粒子。
问题3:薄膜鱼眼多原因:树脂中的析出物造成的,不能从根本上消除。
主要方法 :
(1)一定时间后,加大螺杆速度,提高熔体挤出压力,带走析出物。
(2)定期清洁模具头。
(3)适当提高熔体温度,充分塑化。
问题4:薄膜横向厚度不均匀.原因:在模口的出料量不均匀。
解决方法:
(1)模具唇间隙调节不当,需局部调整或全部重新调整。
(2)模腔中有杂物,从而引起物流紊乱,出料不均,应当定期清洗口模。
(3)熔体压力或温度过高或波动太大,这样造成挤出熔流不稳,影响厚度不均,可调解温度,挤出速度改善。
问题5:膜泡扭动不稳原因:
外部原因:如吹膜机没有在封闭区域内,室内对流严重,造成膜泡扭动
解决方法:关闭门窗即可。
内部原因:
(1)模具唇间隙调节不当,出料不均匀。
解决方法:需局部调整或全部重新调整。
(2)冷却风不匀。
解决方法:调节冷却风使其均匀。
(3)人字板的夹角过大。
解决方法:应适当减小人字板角度。
未来5年pla产能将超330万吨
2021年1月5日,在中国生物降解树脂“十四五”规划pla树脂座谈会上,深圳市高分子行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王文广作了“十三五“期间pla树脂的发展情况及“十四五”规划pla树脂的编写草案报告。
十三五期间中国国内pla树脂总产能达到8万吨,供应严重稀缺,远远达不到市场需求。十四五期间在可降解合成上要加大政策扶植力度,补齐我国生物降解树脂合成的这个短板。
据生物基材料*统计,2020年已建和在建聚乳酸企业产能仅33.5万吨,十四五期间中国企业pla产能规划pla树脂产能将超330万吨。
随着技术发展,未来原材料利用水平提高,有望推动可降解 pbat 成本下降。原材料利用率在 50%-90%之间时,原材料价格不变前提下,利用率每提升 10%,对应 pbat 单位原料成本下降 800-2000 元/吨。
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pbat 人工成本有望下降。未来随技术迭*展, 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pbat 产线所需劳动力数量有望降低。pbat 所需劳动力数量每下降 5 人/万吨,则 pbat 人工成本将下降 60 元/吨。
随着 pbat 项目投资额降低,未来 pbat 制造成本有望下降。未来随行业发展,规模化批量采购、及上游设备生产规模扩大有望带动 pbat 项目投资额下行, 从而降低产品固定资产折旧、维修成本等制造费用。pbat 单吨投资额每下降 500 元/吨,对应制造费用将下降 70 元/吨。
*限假设下,pbat 单位成本下降空间约 1557 元/吨,有望下降至 6945 元/ 吨,与 pe 单位成本基本持平。假设随技术迭代进步,pbat 的原材料利用率大幅提高至 ;随规模效应导致批量采购、以及受下游 pbat 市场增长影响上游设备生产规模扩大,单吨设备投资额下降 150 元/吨至 250 元/吨;随产业自动化水平提升,所需劳动力人数下降至 4 人/万吨。在该假设下, pbat 成本将下降至 6945 元/吨,其中原材料成本下降至 5835 元/吨,人工成本下降至 48 元/吨,制造成本下降至 1062 元/吨。此时 pbat 成本仅高出 pe 成本 3%,与 pe 成本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