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采购价的报表分析
、防止供应商可能会以小的计量单位报价,从而降低你对价格的敏感度。
2、在分析、审核报价单的时候,尽可能用你最常用或最熟悉的货币单位来分析。
3、从报价单位和方式角度上看,要尽可能用对我们最有利的方式报价。
4、拆分的报价要特别注意化整为零的报价策略和方式。
5、要按照采购方的成本结构来进行报价,这样有利于你分析供应商报价和成本。
6 、要特别注意供应商在解释报价的时候,会尽可能提升你对价值的认识,而让你自然而然地接受他的价格。
7、采购也要善于哭穷,如果你总在供应商面前摆出财大气粗的样子,肯定很难拿到更优惠的价格。
8、在需要供应商报价的时候,你要学会隐藏自己的采购目的,把握好采购的需求。
9、要分析供应商原材料的来源,并且完善采购成本模型的非正常因素的成本影响。这样有利于我们分析供应商真实的成本。
10、要注意供应商利用正公差报价算成本,负公差生产的问题。有时供应商在算采购成本的时侯全部都是按照正公差给你算,但实际上做产品时全部都是用负公差生产的。应该定期评估模具的状态。
11、要分析供应商的建议是否存在陷阱。供应商的建议有价值,但是有可能蕴藏对我们不利的阴谋,我们一定要辨别出供应商的“好意”。
12、报价单中应该规定原材料供应商的品牌,更换应该经过采购认证。这样既可以控制成本,保证质量。
13、要注意报价单当中的弹性项目。供应商报价时常隐藏很多弹性计算费用的项目,这种报价策略,供应商经常可以成功地在后续获得丰厚的利润。
14、要特别注意供应商偷工减料的问题。价格低不等于成本就低,保质保量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地追踪和分析采购产品质和量上的变化。
15、应该注意分析,产成品无法核算成本或者核算材料耗用的项目。
16、整数项目,供应商很可能是大致估算的,很粗糙,应该关注。另外,诸如销售费用很可能有规模效应,分摊成本时需要与采购量挂钩。
17、供应提供的所谓的证明,很可能是二手的资料和信息,不要因为证明而停止分析供应商的成本,除非你真的确信没有问题。
18、要尽可能的分析费用的分配率,而不是费用的加减乘除。
19、逻辑错误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尤其是项目复杂的报价,供应商经常故意犯这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