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PM2.5,了解大气环境中悬浮颗粒物PM10和PM2.5的检测试验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pm2.5污染,那么,什么是pm2.5污染呢?你知道吗?对于不太关注环境状况的一些朋友来说可能是比较陌生的,**听或许会一头雾水!所以小编今天就来为大家简单地科普一下pm2.5的知识,帮助大家快速地认识它~
pm2.5是细颗粒的另一种称呼。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相比于较粗的大气颗粒,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
颗粒物的成分很复杂,主要取决于其来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但危害较大的是后者。既然pm2.5的伤害这么大,那么生活中什么样程度的pm2.5对人体的伤害较少呢?
室内pm2.5正常水平是啥样?
目前,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只涵盖了pm10的相关规定,pm2.5还未被纳入。对可吸入颗粒物pm10设定的标准值是24小时平均浓度小于150微克/立方米。
到2010年底为止,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细颗粒物纳入标准并进行强制性限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细颗粒物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
一、仪器与设备
大气颗粒物采样器(连续监测系统),1套[包括pm2.5和pm10切割器、采样管、滤膜夹(高截留效率滤膜)、流量测量与控制装置、连接杆、数据采集和传输装置和抽气泵等];气压计,1个;冰箱,1台;干燥器,1个;分析天平(感量0.01mg),1台;恒温恒湿箱(精度±1℃),1个。
实验方法与步骤:
二、样品采集
1.进入选定的采样场所(采样点的风速应小于8m/s,若是交通枢纽处,采样点应布置在距人行道边缘外侧1m处),安装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采样器人口距地面的高度不得**1.5m。
2.将已称重的滤膜用镊子放入洁净的采样夹(pm2.5或者pm10切割器)内的滤网上,滤膜毛面应朝进气方向,将滤膜牢固压紧至不漏气,装好采样夹[滤膜:在恒温恒湿箱内已平衡24h,称重,读数准确至0.01mg,记录滤膜的编号和质量,将其平展地放在光滑洁净的纸袋内,然后贮存子样品盒内备用。空白滤膜在恒温恒湿箱内进行平衡处理至恒重,称最后,放入干燥器中备用,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分析天平放置在恒温恒湿箱内,恒温恒湿箱温度在20~25℃之间,控温精度士1℃,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5)%,恒温恒湿箱可连续工作]。
3.记录采样点相关数据:环境温度、环境气压等。
4.开启采样器,包括数据采集和传输装置,设置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参数(根据不同型号的采样器设置),如恒定流量(工作点流量)、实时监控参数(流量计前温度和气压、环境温度、环境气压、系统时间和标签等)。工作点流量:大流量流量计量程0.8~1.4m3/min,误差≤2%,建议设置值1.05m3/min;中流量流量计量程60~125l/min,误差≤2%,建议设置值100l./min;小流量流量计量程<30l./min,误差≤2%,建议设置值16.67l/min。
5.开启抽气泵,稳定系统,检查设置的参数显示值,开始采样计量,采样时间6h。
6.停止抽气泵,采样结束,用镊子取出滤膜,使采样“毛”面朝内,将有尘面两次对折,放回表面光滑的纸袋并贮于盒中,做好采样记录。滤膜采集后,如不能立即称重,应在4℃条件下冷藏保存。
三、样品分析
将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中平衡24h,平衡条件为:温度15~30℃中任何一点,相对湿度45%~55%,记录平衡温度与湿度。在上述平衡条件下,用感量为0.01mg的分析天平称量滤膜,记录滤膜质量。同一滤膜在恒温恒湿箱中相同条件下再平衡1h后称重,对于pmio和pmz.s颗粒物样品滤膜,两次质量之差分别小于0.04mg为满足恒重要求。
四、实验注意事项
1.采样器每次使用前需进行流量校准。
2.滤膜使用前均需进行检查,不得有针孔或任何缺陷,滤膜称量时要消除静电的影响。
3.取清洁滤膜若干张,在恒温恒湿箱,按平衡条件平衡24h,称重。每张滤膜非连续称量10次以上,求每张滤膜的平均值为该张滤膜的原始质量作为“标准滤膜”。
4.要经常检查采样头是否漏气。当滤膜安放正确,采样系统无漏气时,采样后滤膜上颗粒物与四周白边之间界限应清晰,如出现界线模糊时,则表明应更换滤膜密封垫。
5.当pmio或pmz.s含量很低时,采样时间不能过短。对于感量为0.01mg的分析天平,滤膜上颗粒物负载量应分别大于0.1mg,以减少称量误差。
6.采样前后,滤膜称量应使用同一台分析天平。
上海喆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专注于培养箱,干燥箱,马弗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