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芯法残余应力测量案例分析
残余应力是指产品在没有外力和力矩的作用下,其内部产生的应力值,这些内部力和力矩通常相互平衡。现在残余应力测量方法有很多,主要方法有盲孔法、环芯法、切割法以及x射线、磁测法等。环芯法属于部分损坏检测法,又称部分释放法。本文主要是介绍环芯法测量残余应力的原理及实际案例分析。
环芯法测量残余应力工作原理
环芯法采用机械应变方法测量残余应力,所依据的标准是jb/t8888-1999。环芯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转子表面加工环形槽,使残余应力得到充分释放。通过粘贴在转子表面的应变片,将电信号通过仪器转换成应变值,最后计算出应力大小和方向。测试前,将应变片粘贴在工件表面上,然后用切槽机在工件表面加工出环形槽,环形槽的直径一般为φ14mm,深度为2mm和4mm,然后读取仪器的数值,最后用公式计算出残余应力的大小。
环芯法实际案例分析
测试件介绍
某低压转子轮盘的材质为25cr2ni2mov,由真空钢锭锻造而成。产品尺寸为φ3000mm*1350mm,重量为85t。根据常规标准,残余应力不得**过屈服强度下限的8%,调质回火后以≤120℃/h的速度冷却,如果残余应力数值符合要求,不需要再进行回火去应力处理。但是对残余应力有较高要求的产品,残余应力值达不到要求,需要采用两次回火的方法,并要求采用分段限速冷却的方法以较大限度释放工作中的残余应力。
应变片粘贴位置
该转子经过性能热处理并冷却到室温后方可测试锻件的残余应力。首先,在工件上选取f、g、h三点作为环芯法的检测点,每两点相隔120°,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在测点附近选取备用测量点f`、g`、h`。
测试仪器介绍
本文环芯法检测设备采用南京聚航科技有限公司的jhhx环芯法残余应力测量系统,是由jhyc静态应变仪和jhhx精密开槽装置组成的。软件设置后,可自动实时计算残余应力,并实时显示和保存数值,测量直观明了,精度高。
环芯法测试过程
测试前先选定测量点,一般为两点。首先,打磨并去除锻件表面的氧化皮及油污等杂质,表面粗糙度要符合技术条件要求;然后用铁链固定好切槽机,标出粘贴应变片的大概位置,并用酒精将粘贴表面擦拭干净,再用jh-496胶水将应变片粘贴到检测位置上。用导线将应变片与主机连接后。切槽机开始加工环形槽。开始时不能进刀过快,防止刀头过热。每加工1mm,记录稳定后的数据。到达2mm深度时,将设备数据调零,待加工到4mm深度时再记录数据。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残余应力。残余应变值与槽的深度值应该呈线性关系。
测量结果分析
将用环芯法测量该转子锻件后得到残余应力数据汇总成表1。
表1 转子残余应力测试结果
位置
轴向
周向
f(f`)
-18.8
-18.8
g(g`)
-21.8
-24.5
h(h`)
-16
-6.6
从表上可以看出,使用两点检测法得到轮盘的残余应力值在-6.6-25mpa,负号表示残余应力为压应力,其**值不**过30mpa,完全满足技术规范规定。分析后发现,该轮盘锻件的残余应力沿轴线方向呈“中段高、两端低”的分布特点,即g点的残余应力值较大f、h残余应力数值较小。由于两点测试数据基本一致,表明检测结果准确反映了该轮盘锻件的残余应力。
以上案例证明,使用环芯法测量大型锻件的残余应力是可靠的,检测结果能准确反映工件中残余应力的大小。
南京聚航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应变仪,残余应力检测仪,残余应力消除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