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浇注料料的密度单位
耐火浇注料的密度单位一般用kg/m3或者g/cm3表示。前者是国际单位,后者是常用单位。
耐火浇注料的单位体积用量在gb4513-84中定义为构筑1m3物体所需交货状态的材料的质量。耐火浇注料体积密度是指浇注料加入规定量的水或液体结合剂经搅拌浇注和养生硬化后,再经110℃干燥后的单位体积的质量,它是耐火浇注料的常规理化指标之一。这两者的数值一般不同,并且对于不同种类的耐火浇注料,两者间的差异程度也不同,通过大量的试验发现,对于有些浇注料,两者相对差值可达10%以上。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常常将浇注料的这两个指标混为一谈。
在炉窑设计中,对耐火浇注料一般只提出其体积密度指标,浇注料的采购量以及施工供料也都以体积密度来计算的,这就混淆了单位体积用量的体积密度这两个不同感念,是材料的采购量大于实际需求量,给企业造成浪费。
根据耐火浇注料的硬化条件,浇注料可分为水硬性、气硬性和热硬性三种。水硬性浇注料主要靠其含有的耐火水泥同加入的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大量的水合晶体而硬化。气硬性和热硬性耐火浇注料主要靠外加的液体结台剂如水玻璃、磷酸、卤水、沥青、树脂等,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而硬化,烘干时只挥发溶剂。由于液体结合剂引入的聚合物的质量,使得浇注料的体积密度肯定大于干料的单位体积用量,这很好理解,不多加讨论。容易被忽视的是目前使用普通的水硬性浇注料,其体积密度与单位体积用量易被混淆,这是由于人们常认为测浇注料的体积密度时已将加入的水k分全部排除,浇注料的体积密度等于其单位体积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