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郑州普通话考试教程
2021年河南郑州普通话考试教程是什么,考试技巧。
本教程适用于普通话应试!
第一题:读单音节字词
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限时3分钟,10分。
评分: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读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05分 。这一部分总失分满1分者,不能入一级。
测试中如果应试人发觉字音有口误时,允许读两遍,按第二次读音评判。
这一题如果超时的话,则超时在1分钟之内扣0.5分,在一分钟以上扣1分。超时一般是因语速过慢或不识字而造成的。
错误是指把甲读成乙,缺陷是指发音不到位、含混。
下面我们从考试几方面来逐一讲解,如果你能注意这些方面,必然可以避免扣一些冤枉分,确保自己正常水平的发挥:
1、注意读的顺序,避免发生跳行、漏行!
2、控制好字的间距,避免超时
可重读一次,以第二次为准,重读三次会影响下一个字;
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扣1分。
3、如何把字音读饱满又不拖拉
读字要吐字归韵完整,理解字头腹尾三部分的概念;
4、如何保证字音的声调正确
不要受前后的字的声调所影响,避免陷入声调陷阱。
5、重视发音位置对字音的影响。
6、看到生僻的字读边旁部首(猜读)
第二题:读多音节字词
100个音节,其中双音节词语45—47个,三音节词语2个,四音节词语1个,其中,儿化不少于4个,轻声音节不少于3个。限时3分钟,共20分。
评分: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2分,语音缺陷、包括变调、轻声、儿化韵读音缺陷,每个扣0.1分。本项总失分满2分者,不能进入一级。
测试中如果应试人发觉字音有口误时,允许读两遍,按第二次读音评判。
这一题如果超时的话,则超时在1分钟之内扣0.5分,在一分钟以上扣0.8分。超时一般是因语速过慢或不识字而造成的。
这一题,要求读出音变。我们就来学习声调和音变。
一、声调
概念:能够区别汉字意义的音高升降叫做声调。
声调的高低升降主要取决于音高,而音高的变化是由发音时的声带松紧决定。
调值是声调的实际读法,即高低升降的形式。描写声调的调值,通常用“五度标记法”。一声是55,二声是35,三声是214,四声是51.
调类是声调的分类,例如,凡是调值为55的,都是同一类,叫阴平。调类有四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可以叫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调号就是标记普通话调类的符号,有四个: - ˊ ˇ ˋ 。
二、音变
口语中,我们的音节不是一个一个孤立发出,而是根据语义的需要将一连串音节连续发出形成语流。音变主要是:变调、轻声、儿化、“啊”音变等,现在,我们一个一个来学习。
第一节:变调
上声在单念或者词语、句子末尾读成原调214,其余读成下面情况:
1.上声在非上声前,调值由原来的214变成半上211.(读成半上,也就是不上去4,当然,这里面还涉及了轻声前变调,也不是重点,例如重叠动词:想想、写写 ,或者“上声+里”的这个情况下,前一个上声变35调值,但大家按这个211规律来也行,不考一级不用太计较这部分。)
例如: 许昌 朗读 朗诵 矮子
2.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变35.也就是直接读成阳平。
例如:口语 演讲 勇敢 免检
3.三个上声相连,这分成两种情况,
如果是 双音节+单音节 的时候,读成 35+35+214
例如: 展览馆 管理组 跑马场 古典美
如果是 单音节+双音节 的时候,读成211+35+214
例如: 撒火种 小两口 小拇指 纸老虎
不管哪种情况,都必须把最后一个音节读成214,切记!
去声的变调
去声变调: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音节如果不是重读则变成53。
第二节:轻声
首先,轻声音节要把普通话考试的那五百多个必读轻声音节牢记在心。
一般,无实际意义的后缀词,例如“家、里、上、头、巴、们、子、么”都读轻声,有实际意义一定要读出来本调。
重音词、单音节动词、联绵词等第二个音节也读成轻声词。
第三节:儿化韵
普通话的韵母除了er以外,都可以儿化。儿化了的韵母叫“儿化韵”,原来的非儿化韵母叫“平舌韵”。
1.韵母便于卷舌的,例如韵尾是a、o、e、u的,直接加r。
例如: 号码儿(hàomǎr) 花儿(huār)
2.韵尾是i、n、ng,直接去掉韵尾,再加r。ng 的同时还要有鼻化。
例如: 刀背儿(daober) 心眼儿(yanyar) 帮忙儿(bangmar)
3.韵母是i、ü的,后面直接加er。
例如:玩意儿(mányìer) 毛驴儿(máolǘer)
4.韵母是-i、ê的,直接去掉,加er。
例如:词儿(cér) 叶儿(yèr)
当然也不限于以上情况
第四节:“啊”的音变
“啊”作叹词时,只有放在句首是读成本调,放句末时,由于受前一个音节的影响,会音变,具体如下六个:
1.当前面的末尾音素是a、o、e、i、ü时,“啊”读成ya,写作“呀”。
2.当前面音节末尾是u、ao时,“啊”变为wa,写作“哇”。
3.当前面音节末尾是“n”时候,“啊”变为na,写作“哪”。
4.当前面音节末尾是“ng”时候,“啊”变为nga,写作“啊”。
5.当前面音节末尾是舌尖后音时候,“啊”变为ra,仍写作“啊”。
6.当前面音节末尾是舌尖前音时候,“啊”变为za,仍写作“啊”。
第三题:短文朗读
本题占30分。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漏字、添字、回读每个音节扣0.1分。不同程度地存在方言语调酌情扣0.5-3分,语速过快或过慢扣1分,停顿不当每次扣0.5-1分。限时4分钟,超时30秒以上扣1分。此题要注意准确熟练。因为按规定,停顿、断句、语速不当均被扣分,而不熟练造成的漏字、添字、回读同样被扣分,每漏一字或添一字或回读一字都相当于读错一个字,这些失误对成绩的影响不校此题所占分比重较大,扣分点也较多,况且它毕竟是有文字凭借的作品,应作重点练习。而且朗读水平提高了,同样可以促进口语水平的提高。
应试技巧
1.熟悉作品内容,每篇尽量读5~8遍以上
2.注音语音的规范
3.朗读时不要一字一字读、不要用朗诵的方式读、不要声音太小速度太快的读,也不要用演播的方式读。
同时,要注意以下的朗读技巧:
一、停连
也就是要注意朗读过程当中声音的中断和连接
二、重音
重音是指在朗读过程中为了更好体现语句,在表达时着意强调的词。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双音节是“中·重”格式,四音节是“中·次轻·中·重”。当然,这种属于词语轻重格式,跟句子中的重音有区别,前者比较固定,后者要根据感情的表达,所以当然也不局限于此,同学们可以多听标准范音去体会。
三、语调处理
语调就是句子中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明显。一般有
1.高升调
2.降抑调
3.平直调
4.曲折调
当然也不局限于此,同学们可以多听标准范音去体会。
第四题:话题
本题占40分。话题从《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的30个谈话题目中电脑抽签决定。
此题分别从语音面貌、词汇语法、自然流畅三方面评分,其中语音面貌占分比重——30分。
根据语音失误的多少和方言语调程度的不同,语音面貌评分时按六档评判。一档:28-30分。要求:语音标准,无系统性的语音错误和语音缺陷,语音错误在3次以下,限于异读词和多音字的错误,不能有方音性质的错误:在二档25-27。要求:语音错误在10次以下,偶有方音显露。存在非系统性的个别的方言性质的语音错误,或一至两类系统性的语音缺陷。三档:22-24分。语音错误在11一15之间,略有方音。存在一类或两类系统性的语音错误,曾或存在三类系统性的语音缺陷。四档:16-21分。语音错误在16-25之间,方音明显。存在一类或两类以上系统性的语音错误,可评该档上段,存在三类语音错误,且次数在25次左右,市则评该档下段。五档:l3-15分。语音错误超过26次,方音较重,存在三类以上系统性语音错误,或明显缺少一类以上普通话特有而方言里没有的音,声韵调发音有较重的方言色彩。六档:10-12分,语音错误在30次以上,方音浓重,声韵调发音方言成分较多,但基本是普通话。在实际测试中,大多数人的语音面貌一般被评为三档或四档。
说话是四项测试内容中难度天花板的一项。对于母语是方言的应试人来说,说话时既要表达流畅,又要语音标准,的确不易。建议注意下列几点:1.避免方音,力求规范。要在平时多下功夫,尽可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不断实践中提高发音水平,减轻方音影响,同时纠正方言中的用词和语法习惯。说话题要求讲足3分钟,
二、学习基本的语音知识,了解方言特点及其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
普通话语音的基础知识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变等。有些人认为,掌握语音知识是语音教师的专业需要,一般人不需要掌握,这是外行话。语音知识的欠缺,只能让学习者在后来的学习中花费更多的精力。比如,福建人普遍发不准翘舌音,不知道舌头翘到什么位置,假如懂得了人的发音器官的构成情况和翘舌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即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地方)是在舌尖和硬腭前端,然后按发音方法将舌尖翘起,接触或接近硬腭前端,就能较顺利地发出不同的翘舌音。再如壮语大都发不出塞擦音而用相应的擦音来代替,如果懂得擦音、塞擦音成阻、持阻和除阻三阶段的特点,就能比较顺利地分辨出这两组音,所以学好前面声韵调对本题是基础,但对于想冲刺一级的人来说,本题应多做准备,这几乎是考一级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