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银壶的选择
近年,随着国内外银制品材料及市场的逐渐放开,传承千年的银器炉火被重新点燃,铿锵的手工艺得以延续,银器成为当今国际收藏市场的新宠。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白银一直被历代执政者垄断并严格监管,且贵金属雕刻材料稀缺、贵重。直到目前,银仍是国家监管材料,市场上除了银首饰外,其他银器交易甚少。 “每只银壶制作成功率大概只有5-6成,且因为银质地柔软,无法刻模批量生产,多数为手工制作,制作一把银壶需要2-3个月时间。”杨飞武表示。受工序繁琐,成型及錾刻技艺难度高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银壶发展受限,日渐式微,曾一度濒临失传。
银壶价值更多体现在工艺方面,“一片造”银壶工艺精湛。“除了把手与壶盖,壶体部分只用一块银版成型,不用熔接、灌模,纯粹用敲打来完成制作。”杨飞武介绍,与一般银壶不同,“一片造”银壶壶嘴是从里往外慢慢打出,壶底也靠敲打成型,而非焊接,所以“一片造”的银壶含银量高,技术难度也大。